2025年3月27日北京卫视《养生堂》节目《心率背后的长寿密码》文字笔记。
乌龟常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,就像吉尼斯纪录里那只寿命最长的乌龟,已经活了超过 200 年。后来研究人员给它做了心率检测,发现它安静时的心率每分钟还不到 10 次,比表格中的平均数值低很多。从乌龟身上以及表格里的数据能发现一个共同点,好像心率慢的动物更容易长寿。但真的是这样吗?乌龟这种 “慢活” 的方式适合人类吗?静息心率和寿命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?
一般来说,人的正常静息心率是在每分钟 60 到 100 次之间。不过,要是静息状态下心率在每分钟 80 到 100 次,虽然还算是正常范围,但其实已经偏高了,最理想的是每分钟 60 到 80 次。要是静息心率比理想范围低,可能会让身体器官供血不足;要是比理想范围高,就会给心脏增加负担。《JAMA Cardiology》这本国际期刊上有研究表明:心率每分钟比自己以前增加 5 次,全因死亡的风险就会增加 12%,得新发心力衰竭的风险会增加 13%。而且,心率每分钟增加 5 次,还会让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 9%,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 13% 等等。
除了静息心率,运动时的心率也很关键。运动中或者运动后的心率能反映出身体的一些机能状况。那么,运动心率在什么范围才正常呢?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?
人在运动的时候,心脏要适应身体代谢的需要,增加输出的血量。一般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,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大概是 5 升;要是进行剧烈运动或者重体力劳动,身体需要的血量就会增多,能达到每分钟 25 到 30 升。要是心肌力量不够强,就只能通过加快心率来增加供血量;要是心肌力量足够强,在心率相对合理的情况下就能满足血量供应。如果没有心脏疾病,长期锻炼的人心肌收缩力会变强,心脏的储备能力也会提高,供血效率变快,所以他们的心率不用增加太多就能满足身体对血量的需求,这就是运动员心率比普通人低的原因,这是正常的,对身体也有好处。
那么,怎样才能增强心力储备能力,科学地让心脏更强壮呢?
专家出诊信息:王运红—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:周一下午、周四上午(通州院区);
梁拓: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:周五上午(通州院区);
视频链接:https://item.btime.com/20qsdhvg0350pm67sh5v1smeb4p